培根讀書方法—論求知
讀書可供消遣,可供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為消遣而讀書,常見於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於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才幹而讀書,主要在於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
讀書不可專為反駁作者而爭辯,也不可輕易相信書中所言,以為當然如此,也不是為了尋找談話資料。而應當權衡輕重,認真思考。有些書淺嘗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數書則須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瀏覽,少數則須通讀,讀時要全神貫注,勤奮不懈。有些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需作摘要,但這只限於題材不大重要和質量不高的作品。
薩特論讀書
薩特對於閱讀活動有過深刻而系統的論述。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預測和期待過程,是知覺和創造的綜合,而不是一項機械的行動。讀者在閱讀中既確定主體的本質性,又確定對象的本質性,他意識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創造。一句話,閱讀是引導下的創作。結果讀者處於自己最佳狀態,他將越過字句而獲得一個綜合形式即所謂“主題”、“題材”或者“意義”。他認為,創造只能在閱讀過程中得到完成。而寫作是“為了召喚讀者,以便讀者把我(指作者)借助語言著手進行的揭示轉化為客觀存在”。因此,書籍“作為目的被提供人給讀者的自由”。
鄒韜奮讀書方法—寶塔式讀書法
鄒韜奮是現代著名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讀書時總.是先測覽一遍,對其中特別喜歡的,便在題目上做個記號,再看第一遍,尤為喜歡的再看第三遍。最最喜歡的便一有時間就看。這樣,他讀過的書籍就形成了一座寶塔,基礎最大,是廣泛瀏覽的,然後越往上數量越少,讀得越精。鄒韜奮把這種讀書方法形象地總結為“寶塔式讀書法”。【繼續閱讀】
>> 相關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