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力、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低下的國小級學生,類似的兒童學習障礙學生(其中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在學校裡並不少見,老師也往往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這些學生身上,而效果未必理想。那麼要使其學習成績有較大的提高,上課聽講和完成作業的態度有了變化”,並且使其“精神狀態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中間都有些什麼好的方法呢?
1.無私的愛心和足夠的耐心是基礎。
對於這樣的學生,首先老師要不排斥或把他歸於“差生”一類,而是從關心、理解、尊重著手。同時面對孩子在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反复,老師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通過各種渠道、運用不同方法來鞏固、強化其正確行為井淡化、忽略其不正確行為。
2.賞識、關注和適當的激勵是關鍵。
“問題學生”往往比較多地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責備(家長每每面對老師反映情況就會對孩子產 生“恨鐵不成鋼”的怨氣,父母互相推卸責任,除了打一頓之外也就不了了之).其實他們內心是非常希望得到關注和賞識的,老師要細心留意小偉的平時表現,經 常無意中給予孩子的積極行為以賞識和適當的鼓勵(如彎下腰翻看他手中的漫畫書:“真沒想到,你這麼喜歡讀書!”……會發現一連幾天,都看到他拿著那本漫畫 書,課間也在看,有時分明是故意讓我看到……你會發現,偶然的一般賞識似一股電流觸動了孩子……)。很明顯,這樣的方法教發了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是養 成孩子正確行為的關鍵。
3.針對學生現狀的手把手幫助很重要。
有些問題行為的改變在老師看來很客易,而時於學生來說則很困難(如一個詞語罰抄20遍,希望他 通過多次抄寫以增加記憶。但實際情況是.孩子動作慢,沒有養成及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所以很難接受速種強制懲罰.反而產生逆反心理。由開始的字跡潦草發 展到後來的拒鮑抄寫),他們需要得到老師實實在在的幫助(如,只讓他把幾個容易錯的詞語寫一遍、“先讀一讀題目,你明白了題目的要求就會做 了”……),因為通過努力能產生成就感,他們就很懸意作這樣的嘗試和努力。
4.利用多方力量幫助孩子進步。
不僅積極尋求家長的支持(如請求家長密切與老師配合,改變以往的管理方式……與家長長溝通,商量管理孩子家作業的方案),同時充分挖掘同學的互助資源。這樣形成的教育合力克服學習障礙使孩子的進步達到最大化。【繼續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