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是保證孩子順利學習的最核心能力
專注力包含兩個過程:
第一個過程,是把注意力放在到某樣東西上,並且能夠維持住。如果說,你在一樣東西上無法持續注意,那麼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孩子們上課走神、發呆就是這類情況,他的注意力沒有放在課堂上,老師的知識也就沒有進入到他的耳朵裡。此外,由於小學課程和幼兒園相比,更加強調邏輯性和鋪墊,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聽懂,後面的知識也會跟著聽不懂。這就對孩子持續注意的能力提出了挑戰。
專注力是保證孩子順利學習的最核心能力
專注力的第二個過程是,在維持注意的基礎上,還要求孩子理解所聽的內容、學會相應的知識技能,並作出正確的反應,或者解決相應的問題。耳朵不僅要聽到,腦袋也要跟著轉。有些孩子上課很乖,看上去一直在專心認真地聽,但一碰到做題就不行了呢?這是因為他沒有在聽課的時候加工理解,導致“對牛彈琴”,“聽了也白聽”。
幼兒園的學習主要是第一個過程,拿聽故事來說,幼兒園的寶寶只要開開心心的能夠一直聽完老師講的故事就可以。但是小學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難度,僅僅是維持住注意還不夠,還要能夠跟著老師一起動腦筋,去理解、去思考。這就是幼兒園到小學最大的區別,不僅是知識難度上的區別,而是學習要求、學習方式、訓練專注力的根本區別。所以說,專注力是一個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必備的技能。
在幼升小面試時學校也總喜歡考察這項能力。比如說讓孩子復述一句話,就是在考察孩子的第一個過程,記住聽到的,把它說出來。而讓孩子聽一個故事來回答問題呢,既要能去聽,又要理解它,並且表達出來,難度就增大了,要求也提高了。
從第一個過程到第二個過程,是需要跨越很大的一步。這一步是需要粑粑麻麻和寶貝們一起努力去提升專注力培養的,並不是隨著機體成長自然就有的。很多學生到了初中、高中,上課的狀態依然走神或聽了白聽。
美國有項跟踪了長達10多年的研究,從幼兒園小班(3歲)到高中,發現寶寶在中班時候數概念的掌握理解情況可以預測其初高中的數學成績。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讓家長們感受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性,並不是你教他知識就可以了,我想每個美國的爸爸媽媽都會教孩子123吧,但如果只停留在教123,就只停留在了第一個過程,孩子知道有123,卻不知道123是什麼。
孩子的專注力是可以通過專注力訓練提升的,是進入小學前需要加緊儲備的一項技能,學前並不是什麼都不學,尤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老師不可能為了一個孩子或者少數孩子放慢教學的進度。為了寶貝們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可以開始逐漸提升他們的專注力。【繼續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