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智的定義


何謂心智:從字意上講:“心”為“內心”即“裏面的”,“內在的”含義。“智”則是“智力”,“智能”之意。簡而言之:心智是人們的心理與智能的表現。


  我們的潛意識心智什麼時候發展?潛意識心智是在出生之後才形成和開始發展,有些人甚至認為在子宮內出生之前就開始了,它位於內腦或稱為我們腦子最內部。


  從出生到大約3歲,生命中每一件事都直接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心智(或生物電腦),潛意識吸收發生在環境內的影像,文字,動作,人類聲音語調和頻率,有如海綿吸水,全盤吸收。


  最深入的經驗是程式設定或記錄在潛意識心智的情緒,我們的主要監護人是最有影響力的,如你的父母。孩子沒有選擇,無法判斷地從他們的父母、其他小孩子、甚至環境和動物接受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如某小孩子或嬰孩被小狗或昆蟲嚇到,有些孩子得到好的建議和正面情緒、文字和影像,如,生氣、害怕、沒有必要的處罰、困惑、思想和動作言行不一,孤單感、疼痛、剝奪和其他負面情緒等等。


  通過研究,我們把心智作出這樣一種定義,即是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澱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心智涵蓋了“哲學”對已知事物的積累和儲存,結合了“生物學”的大腦資訊處理,即“生物反應”,運用了為實現某種欲需(動因)而從事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為實現動因結果而必須產生的智慧力和“潛能”力。


  要改善心智模式,首先就把鏡子轉向自己,這也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發掘自己內心世界的圖像,讓這些圖像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簡單來說,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求我們改變固有的思維習慣,學會改善,學會活用知識,通過不斷學習學會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彼得·聖吉在其名著《第五項修煉》中給出了塑造心智模式的技巧:第一是辨認“跳躍式的推論”——留意自己的思維如何由觀察跳到概括性的結論。第二是練習“左手欄”——寫下內心通常不會說出來的話。第三是“兼顧探詢與辯護”——彼此開誠布公探討問題的技巧。第四是正視“擁護理論”(我們說的)與“使用理論”(我們依其而行的)兩者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改善心智模式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對於怎樣學習的一種學習,因此,當心智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時,無論個人還是組織,其學習能力,就會受到損害,相反,當心智模式得到改善時,其學習能力就能獲得提高。


文章来源:藍海潛能開發研究機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起來快樂 的頭像
    一起來快樂

    揚愛身心靈-陳家金

    一起來快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