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人們對“過動症”較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但與此同時卻出現了一個誤區:似乎兒童多動就是得了過動症。其實,老來喜靜,小兒好動,多動是兒童的共性。
那麼,如何區分兒童的多動(即頑皮)和病態的過動症呢?以下三點可供參考:
一、過動症患兒興趣愛好少,即使兒童通過喜歡的游戲機、少兒電視節目等,也不能使其專心致志;而頑皮兒童卻截然不同,他們對感興趣的活動不但能全神貫註,而且還討厭別人的乾擾和影響。
二、過動症患兒的行動呈沖動性,且雜亂無章、有始無終;頑皮兒童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並有計劃和安排。
三、過動症患兒自控能力差,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亂吵鬧,調皮搗蛋,令人“頭疼”;頑皮兒童不是這樣,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嚴肅的場合中能安分守已,不敢胡鬧,自我控制能力較強。
過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據調查,過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註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點。如果不加以糾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1、這類兒童無目的性活動過多。如上課時,頑皮的孩子會為了故意引起別人註意,或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動作。但過動症兒童就不同了,他們好象不受意識支配似地不停活動,如毫無目的地搖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師的提醒、制止或批評,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復原來的小動作,或更換為亂翻書,東張西望、歪來歪去,伴隨咬鉛筆、切橡皮、招惹鄰座的同學。平時手腳不停,無目的地亂闖、亂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說話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對同伴時常有莫名其妙的挑釁行為等。
2、這類兒童註意力很難集中,邊做作業邊玩,隨便塗改,不加考慮地突然站起來動一會兒,或正在做作業的時候對別人說話進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註意力集中的表現。
3、 這類兒童自控能力差, 【繼續閱讀】
>>相關文章